如何煲汤

1.要懂药性。

懂的食药同源,注意饮食禁忌

2.要肉性。

煲汤一般以肉为主。比如、黄鸡、鱼、排骨龙骨、猪脚、羊肉牛骨髓、牛尾、狗脖、羊脊等等,肉性各不相同,有的发、有的酸、有的热、有的温,入锅前处理方式不同,入锅后火候也不同,需要最少时间也不同。

3.要辅料。

常备煲汤辅料有霸王花、霉干菜、海米花生枸杞子、西洋参、草参、银耳木耳、大八角桂皮、小茴香肉蔻草果陈皮鱿鱼干、紫苏叶等不一而足,搭配有讲究,入锅有早晚。

4.要配菜

煲汤时很少仅靠喝汤解决一餐,还要吃其他菜,但有的会相克,影响汤性发挥。比如吃羊肉汤,不宜再同吃韭菜;吃猪脚汤,不宜吃松花蛋与蟹类等等。

5.要装锅。

一般情况下,水与汤料比例在1:3——1:4左右,同时加盐、加小苏打(仅酸性汤料需加)等,猛火烧开去沫,微火炖至汤余一半左右到3/4即可。

6.要入碗。

根据不同汤性,有的先汤后肉,有的汤与料同食,有的先料后汤,有的喝汤弃料,符合要求就最大限度发挥作用,反之就影响接受效果。

煲汤操作中须注意调味用料的投放顺序。而且煲汤加水的比例一般为1∶1.5时最佳,这是因为水的加入量过少,原料不能被完全浸没,影响了汤中营养成分的浓度。随着加水量的增加,汤中氨态氮被稀释后浓度会有所下降。专家提醒,长时间加热会破坏煲类菜肴中的维生素;加热1~1、5小时,可获得比较理想的三种煲汤的营养峰值,此时的能耗和营养价值比例较佳。


其他相关问题
小知识